平安东莞,东莞市市场监管在行动编辑: 日期:2020-11-16 16:42
一城莞香,万家食安。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以来,东莞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狠抓食品安全,守护着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与此同时,东莞市场监管部门重拳出击,积极查处传销违法案件,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健康安全的良好环境。
市民食品安全
肠粉、濑粉、米粉、河粉,都是东莞人日常特别是早餐爱吃的食物。眼下正是高温潮湿的天气,湿粉类食品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从而易引发食用者中毒,严重危害市民的健康和安全。
10月20日、11月2日,不到半个月,一个名为“湿粉统一查”的专项行动就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2次,一共出动4770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374家次,发出责令改正61份,立案查处7宗,派发宣传资料1312份。

11月2日“湿粉统一查”行动当天,由市市场监管局组成的行动队走进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后厨等场所,直击食品经营单位、餐饮经营单位的湿米粉食品安全。
湿米粉未密封包装并售卖?查没销毁!
湿米粉销售现场未配备冷藏设施?一律责令停止营业!
使用过期湿米粉?一律立案查处!
东莞市场监管部门用前所未有的“从严监管”加强对湿米粉类食品的监管。

除了“湿粉统一查”,今年以来,东莞市场监管部门已接连开展了固体饮料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蔬菜制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有冷库的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提升行动、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非法添加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等多个行动。
2020年至今,东莞市场监管部门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159家次,检查食品小作坊744家次,检查餐饮单位71424家次,检查保健食品行业经营主体2855家次,发出责令整改意见书1979份,立案272宗。
东莞市场监管部门用雷霆手段,守护广大市民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织密学校食品安全“防护网”
学校食堂后厨食材是否干净?给学生们食用的蔬菜农药残留有没有超标?后厨从业人员有没有健康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牵动着家长们的心。

8月27日,2020年度第五期“一起查餐厅”直播行动现场,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媒体记者一起走进厚街、沙田两所学校后厨,用直播镜头向万千市民现场直击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

除了直播行动,东莞已然努力织就了一张细密的学校食品安全“防护网”。仅今年开展的秋季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就累计检查学校、幼儿园及校外托管机构、培训机构食堂2436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2家,校园周边餐饮单位1748家,学校周边食品销售单位1601家,整改户数846家,立案查处10宗,严控风险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正是在8月27日的这一场直播行动中,厚街“智网工程”指挥调度中心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让广大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放下心来。这样一套智慧监管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智能监管,对厚街镇内的98所学校都进行线上精准监管。

其实,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已然纳入2020年全省民生事实和市政府一号文行动计划项目清单。这意味着,今年内全市所有学校食堂(含幼儿园)都将被这一张硕大的“智网”覆盖,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打击非法传销保平安
非法传销是一颗社会的毒瘤。2019年以来,东莞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打击传销主力军的作用,认真履行牵头职责,联合公安等部门,不断强化“打、防、管、控”相结合的打击传销综合治理措施,继续巩固打传规直成果,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查处传销违法案件,加强宣传和防范,打击传销工作的社会成效良好,传销态势较为平稳,传销总体形势处于可控状态,没有发生因传销引发的维稳事件。
在保健市场“百日行动”中,东莞市场监管部门对在莞开展活动的直销企业,从分支机构、服务网点、从业人员、销售状况、培训活动、退换货管理等方面,全面开展摸底调查,重点监管2家总部直销企业,6家直销企业分支机构,服务网点123家、经销商2870家。2019年以来,立案查办6宗、列入经营异常名录744家、责令整改50家、注销营业执照25家。

按照《东莞市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联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东莞先后开展了涉嫌网络传销组织、涉传风险主体的排查工作。2019年以来,查办广东聚某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等传销涉刑案件29宗,对57人采取强制措施,有力地采取了刑事打击行动,社会面稳控取得了良好成效。